《中国制造2025》出路与问题
发布日期:2015-05-21
点击次数:4384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增强,我国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在重大装备、网络协同制造、智能机器人、基础件及基础工艺、3D打印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例如在3D打印领域,由于国内在3D打印领域研究起步早,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就已开始进行3D打印技术研究,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并且还掌握了一些基础专利。
“目前,就先进制造业而言,我国具备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与优势,不仅拥有巨大的内需市场,而且还有着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发展体系,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此外,我国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在制造业数字化领域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此次国际先进制造业大会上进行主题发言时表示,先进制造业将成为引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利器。
“尽管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与美国等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如果战略正确、措施有力、实现协同创新,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我国先进制造业将有较大发展并在某些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雄飞对本报记者表示,比如汽车轻量化研究是近年来各跨国汽车巨头努力的方向,吉利汽车也紧跟这一发展潮流,在相关领域展开技术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问题:技术受限 内外交困
尽管我国在先进制造业方面通过创新驱动,取得了一定突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先进制造业,中国仍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这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此外,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和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尤其是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李培根在主题发言中强调,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抢占制造业的中低端。在李培根看来,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
事实上,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技术,对发展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认为,制造技术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十分重视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以数控齿轮加工机床技术为例,就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依然是数控齿轮加工机床领域中先进技术的主要来源国。
超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专利咨询部分析师凌赵华经过专利文献检索后发现,截至2015年10月12日,针对该领域,申请人在全球范围内共提交相关专利申请1.3675万件,从主要申请人来看,美国格里森集团提交专利申请256件,日本三菱集团提交专利申请254件;从主要申请国家来看,中国、俄罗斯、德国、瑞士、日本、美国排名前6位。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较大,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技术认可度,还是海外专利布局方面都有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虽然是齿轮加工机床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齿轮加工机床的制造强国。”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陈华伟对本报记者表示,想要改变先进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首先要重视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力相比发达国家而言较低,拿第二产业来讲,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其次要积极倡导节能降耗和减污减排,就能耗、资源消耗的水平而言,我国比国际平均水平要高,尤其在废弃物排放方面,如冶金、化工、造纸等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有一定差距。
出路:跟踪研究 寻求突破
对于如何推进和提升先进制造业,李培根认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应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查部轻工机械处副处长马天旗看来,我国要想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发展,需要改进传统的技术发展路线,即通过引进来、再消化、走出去的线路。“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先进技术除了进行技术秘密保护外,大多数以专利保护的形式存在。”马天旗对本报记者表示,日本、韩国之所以能在一些关键领域领先于我国,除了资金投入较大外,无一不是注重跟踪前沿技术研究和有效利用专利信息。在马天旗看来,日韩等国企业不仅善于紧跟欧美等工业国家的技术发展路线,而且还善于利用专利分析工具找准前瞻性的技术和研发目标,使其在一些领域,从最初的技术追赶者转变成行业领先者。
陈华伟也认为,我国应认识到自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不足,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工艺制造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对关键技术的工艺流程,由于发达国家出于对技术的保护,我们很难通过合作的模式获取技术支持。“未来我国可围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着力统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强化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坚持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集成应用,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最终提高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陈华伟表示。